自2018年以來,意大利和馬耳他限制非政府組織移民救援船進入其港口。納迪亞·佩特羅尼(Nadia Petroni)寫道,盡管兩國都對該政策提出了批評,但應該指出,自1990年代以來,大多數(shù)歐盟成員國都在其邊界豎起了屏障,以防止非正常移民。因此,在其他歐盟國家中存在某種程度的偽善,將意大利和馬耳他描述為解決問題的歐洲“敗筆”。
2018年6月,當意大利和馬耳他有效關閉其向非政府組織移民救助船開放的港口時,歐盟內部對海上救助的移民責任的緊張局勢升級。盡管營救遇險人員的義務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但尚不清楚哪個國家應對其下船負有法律責任。在實踐中,《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船長有義務營救海上遇險人員,但沒有具體規(guī)定使這些人員離船的程序。
遷移壓力在歐盟成員國之間分布不均。此外,近來非常規(guī)移民涌入歐盟南部邊界的成員國,導致這些成員國與其他成員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得到了加強,從而避免了直接非常規(guī)入境。前者長期以來一直在抱怨都柏林條例的“第一入境國”規(guī)則給他們施加了不公平的“負擔”,以及其他成員國缺乏團結來應對完全由于其地理位置而造成的局面。位置。
關于都柏林的規(guī)定,通過建立處理庇護申請的國家責任,要求被分配的成員國為包括住房,食物,衣服,醫(yī)療保健和未成年人教育在內的國際保護申請人授予接收條件。根據(jù)經合組織的數(shù)據(jù),第一年處理和容納尋求庇護者的費用估計為每份申請約一萬歐元,但如果在庇護階段提供整合支持,費用可能會更高。由于提供國際保護的做法成本高昂,各州有動機勸阻尋求庇護者不要在其領土上尋求國際保護,而應鼓勵他們在條件更好的其他歐盟成員國這樣做。
由于地理的偶然性,位于歐盟南部外部邊界的成員國站在來自非洲和亞洲的非正常移民潮的最前沿,因此承擔了不成比例的“負擔”。意大利已經成為歐盟的主要東道國之一,而歐盟最小的成員國馬耳他近年來也不得不應對人均非正常入境人數(shù)的問題。因此,可以說,在尋求庇護者的分配方面,受影響較小的成員國“搭便車”而犧牲了南部成員國。
盡管普遍批評意大利和馬耳他政府決定關閉其非政府組織移民救援船的港口,但目前沒有哪個歐洲政府以其開放的移民立場脫穎而出。實際上,所有成員國都在保護其內部和外部邊界免受不規(guī)則移民的侵害。
因此,自1989年柏林墻倒塌以來,歐盟和申根地區(qū)的成員國建造了近1000公里的隔離墻,以防止意大利非正常移民,就把意大利和馬耳他描述為歐洲關閉了自己的港口的“黑羊”。十個成員國(西班牙,希臘,匈牙利,保加利亞,奧地利,斯洛文尼亞,英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已經建立了這樣的邊界墻,在2015年的“難民危機”期間急劇增加,涉及建立七個新的障礙。結果,歐盟已從1990年代的兩堵墻發(fā)展到2017年的十五堵墻。
此外,在危機爆發(fā)后,一些申根成員采取了恢復內部邊界控制的措施,以防止來自其他成員國的尋求庇護者的第二次流動。
表1:內部邊界“臨時”重新引入邊界管制
注意:作者使用歐盟委員會網站上的數(shù)據(jù)進行編譯
盡管《申根邊界法》允許在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情況下暫時重新采用邊界管制,但這是第一次將它們長期延長。自2015年以來,內部邊界檢查實際上已有效延長了幾次,并定于2019年11月12日到期。內部控制并沒有在特殊情況下重新引入,而是已成為政治規(guī)范,以移民管制為由。這說明歐盟成員國之間缺乏團結以及缺乏信任,在歐盟成員國中,國民優(yōu)先于共同利益。
團結是歐盟庇護和移民政策制定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隨著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和不信任持續(xù)存在,團結變得越來越重要。只要團結原則仍然是自愿的,歐盟成員國就不可能團結一致并商定一項長期戰(zhàn)略,特別是涉及改革都柏林制度以納入永久性搬遷機制的戰(zhàn)略,該機制將幫助面臨不成比例的成員國遷徙壓力。
那么,這個政策領域的未來將如何發(fā)展?它會繼續(xù)被隔離墻和圍墻的建造以及內部邊界的永久性控制所控制嗎?難道這會導致申根的終結,這是歐洲一體化最明顯的成功嗎?歐盟的庇護和移民政策制定很有可能繼續(xù)以短期的臨時性和單方面措施為特征,因為大多數(shù)成員國在制定長期解決方案方面沒有任何好處。
資訊來源:https://www.binyuvisa.com/news/show-3189.html